現代人常常說:「我沒時間」,或彼此笑稱誰是「時間管理大師」。我們運用各種精美的行事曆(月、週、日琳瑯滿目)、check list、20分鐘的專注番茄,各式各樣的APP,大家都渴望時間能被善用,不再拖延,精彩的生活,或是根本逃不出時間的掌控,被各式各樣的Deadline苦苦追趕,時間到底是什麼?
在古希臘時代,時間是一種物理相關存在,因為古希臘哲學家是從大自然,現象世界裡,尋找萬物的源頭、基始,但是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因為時間產生變化,那麼一切都陷入嚴重的不確定感。
很多哲學家對於時間有各式各樣的見解,有一種比較大的分歧是,從哪一個角度去思考時間的存在與意義。
外在世界因為時間而流變,是我們可觀察到的明確的變化。所以當我們看到自己的老去,保養品、健身、藥物,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減緩這不可逆的變化。因為時間我們成就很多建築,因為時間那些建築變成了遺址,人類也一代一代在凋零與繁衍。
就只有這樣嗎?
羅馬帝國末期的天主教神學家兼哲學家提出了另一個視野的見解,從主體的角度展開時間的意義,提出其中幾點對時間的定義:時間是思想的延伸;時間是一種意識視野;心靈是度量時間的空間(這點被很多哲學家反對,因為就算沒有人類心靈,我們仍然可以大自然看出時間的刻度)。當我們從主體角度去觀看時間,在我們的意識因為時間而展開過去、現在、未來,我們融合自己,同時延展著自己。
誰沒時間?是那些只能看到外在流逝的時間的人。
時間在我們內在拓展出了一個空間,讓我們的意識可遊走過去、現在甚至還沒發生的未來。其實諮商的工作,也是在個案的內在時間當中,不斷遊走、翻看記憶(某些特別刻骨銘心屬於感受的記憶經過時間歲月的加油添醋早就失真),以至於現在的困境,還有對未來的恐懼。
我們也像極了驚嘆世界萬物古希臘人,他們從外在世界找真理,同樣因為嚴重的不確定感,而我們從外在世界找尋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但我們是否也能善用內在時間所開拓出來的視野,檢視自身。
對奧古斯丁來說,有一個內在時間的視野能夠讓我們省思(過去)、覺察(現在)、開拓(未來)。對比現今無比忙碌的生活,或許這樣的內在時空卻沒有被善用,因為太忙著追趕,太害怕流逝,然而心靈卻因為我們的忽視而日漸枯萎,在內心堆積如山的廢物讓生活越來越沈重。誰又有時間日日省思好幾次像曾子一樣呢?真正有時間的人,是懂得進入內在省察的人,因為時時刻刻都是有意義的。
什麼樣的人看起來最年輕,那種擁有像孩子一般的心靈,那麼輕盈、透徹。
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成為最佳時間管理大師的時候,或許可以先按個暫停鍵,進入因為心靈展開的視野,在覺察中清理並且拓展心靈彈性與柔軟度,掌握住這個秘訣,時間的殘酷或許不再讓人那麼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