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電話
debug.care@gmail.com
電話: 03-328-0920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二路38-10號6樓-6

你是悠哉的享樂主義嗎?

伊比鳩魯學派,長久以來都被誤解為純粹是「享樂主義」的學派。後來有許多現代人為他平反。但還是會用「epicureanism」會被拿來形容只追求享樂的人,是貶義的層面。

什麼是快樂?我們真的知道嗎?我快樂嗎?我需要快樂嗎?
如果想要快樂,伊比鳩魯的第一個反對:參與政治以及從事商業事務。簡單來說就是從政與從商,因為在這兩項活動當中,有太多的糾紛、是非、嫉妒、算計,這些都讓我們遠離快樂,讓我們無法主導自己的快樂。

伊比鳩魯所提倡的與現在流行的「共居生活」非常類似:就是一群不同家庭、生活背景的人住在一起。而伊比鳩魯選了花園,展開標榜友情以及享受快樂的「共居生活」。這的確產生了很多謠言:這群人只是在這裡雜交狂歡吧?!伊比鳩魯的快樂,絕對不是那種及時享樂的行動,他花了很多時間嚴肅的研究到底「什麼是快樂」?

➡️快樂的定義:痛苦的缺乏、心靈平靜的狀態。
心靈平靜的狀態,是滿足身體最基本的需要,事實上在那個花園裡,他們過著樸實無華的生活,他們只追求身體的健康,避免奢華生活習慣後的缺乏感受到的痛苦。
➡️快樂的種類
動態的快樂:在炎熱的天氣喝下冰涼的水。
靜態的快樂:在解渴之後的滿足感。

但或許我們心裡都會馬上有一個疑問:難道不痛苦就是快樂嗎?或許平常生活稱不上是痛苦(沒有到那種程度),如果生活只剩下需要,不能實現想要的種種慾望,何來快樂可言呢?對比今日的生活:不斷追求更多更好,衣服鞋子總是少一樣。買越多,吃越多,真的會讓我們快樂加倍嗎?身體解渴了就足夠了,但慾望就像黑洞一樣越填越深。上述的行為可以說是一種動態快樂的行動。所以當我們不斷追求動態的快樂,而這樣的快樂脫離了身體所需的原則,只能帶來短暫的滿足卻在滿足之後帶來更多的痛苦。對於伊比鳩魯來說,只要是擾亂或是破壞靈魂的寧靜與身體的健康就是一種「惡」。友情可以帶來的快樂我們就不贅述了,但我們可以思考,如何達到「心靈平靜的狀態」。或許不需要很痛苦的工作只為了能夠不斷結帳購物車、吃遍美食名單、環遊世界、住遍各大民宿飯店…追求那些IG上所謂「快樂生活」指標。否則我們只是被「動態的快樂」綁住,然而它總是消失的太快,所以我們只能在它後面狼狽追逐卻找不到盡頭。

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想到伊比鳩魯來者不拒的「快樂花園」,還有柏拉圖的「不懂幾何學就不能進入的學院」。我應該會毫不遲疑的進入那個快樂花園交上幾個好朋友吧,畢竟我不太懂幾何學什麼的。

那在這個充滿誘惑的世界,你會選擇怎麼樣的生活呢?

參考書籍:〈蘇格拉底特哲學特快車〉第六站。這是一本哲學愛好者所寫的書,讀起來非常流暢,對於哲學的解讀與體會也很實用,歡迎對哲學有興趣的大家,可以當作休閒書來看看。

Pos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