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電話,傳真
debug.care@gmail.com
電話: 03-328-0920
傳真: 03-328-0970
地址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二路38-10號6樓-6

當媽媽和做自己如何平衡?

我們先來談談「平衡」。

如果天秤的兩端,都只有一大塊石頭,石頭也很硬,很難讓它變多或是變少,加一塊石頭太多,把石頭砍一半又剩下太少。是不是很難達到平衡,只要兩邊有一點誤差,就無法平衡了。如果在天秤的兩端是很多塊小石頭呢?是不是就容易多了,因為調整的可能變大了。例如「媽媽」、「老婆」、「做自己」的要求,都是一塊大石頭,沒有調整改變的彈性,就會很難達到平衡。更不用說如果我們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夠好」的媽媽,不斷在另一邊加重份量跟罪惡感,更會加速失衡的狀況。生活中的各種角色都有一定的責任、義務、行動、犧牲、心情、需求、想要,如果無論哪一方都毫無彈性,就真的很難達到平衡,缺乏彈性有可能是家庭環境或是成員造成的沒有彈性,那麼需要有整體的調整,家庭氛圍、先生的理解與配合,共同調整達到平衡。

但如果是自己的堅持造成失衡,讓自己很不開心,那我說說自己的故事給你參考。
我是一個哲學諮商師、理性、實踐生命,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每天很忙很累都沒有關係,讀書寫字,這個過程就是我認為的實現自我,然後…生了兩個孩子…無論是成為媽媽、老婆,有一段時間我很難達到平衡,所以那時候的我有產後憂鬱症。除了剛生完孩子的荷爾蒙失調的原因之外,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在育兒的生活中,徹底的失去原來的生活,就是以上提到的種種生活方式,無法「做自己」,讓我覺得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我對於「做自己」的想法是僵化的,對我而言,所謂的「做自己」就是「之前的生活方式」。有些人很堅持自己的習慣,如果無法符合自己的習慣,必需要配合他人的時候,就會大聲嚷嚷說要做自己,不需要為了別人改變。做自己這個詞,在現在某些人都還「不太認識自己」的時候被濫用,根本不認識真正的自己,要怎麼「做自己」?

檢視自己是否被「做自己」困住:
➡️  錯誤認知:把習慣、喜好、慾望、生活方式、當作是自己,如果無法符合自己的習慣、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慾望,就覺得無法做自己。這些都是自己的延伸及附屬,是自己的一部分,但不等於自己。
➡️  自我設限:因前述的錯誤認知,如果不符合自己理想的狀態,會想要一直回到之前所習慣、想要的狀態。
這兩點,都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圖斯說:「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兩次。」因為河水不斷往前,我卻試圖停留在某一個狀態。對於一個生了兩個孩子的我來說,憂鬱的哲學文青早就變成邋遢擠奶餵奶的大媽,在哲學課理性談論人生意義的老師變成大吼大叫的瘋婆子;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感嘆現在的生活根本不是「做自己」,那我們能夠怎麼辦呢?什麼是做自己呢?

➡️「認識自己」:包含各種喜好、慾望或是僵化的想法、執著、自己的情緒或是對生命的渴望及需求。
➡️「跳脫自我侷限」:例如我是從一個完全自我的角度,轉換到團隊(家庭)的角度,在一個團隊中如何完成自我價值,也不會失去自我,每個人侷限自己的點都不一樣。
➡️「創造自己」:在有局限的生活環境跟條件下,能夠彈性的調整,在不同的境遇中,創造幸福與價值。

媽媽、先生、孩子、媳婦、婆婆、職員、老闆….生活中各種角色,我們不是在各種角色職責中,戴上了不同的面具為了演一齣完美的戲,而是各種角色責任中,都能實踐上述三點而有所體會,這個過程當然也會有情緒、有犧牲、有退讓、有溝通、有調整、有低落、有失去、有獲得…,而這一切都是「做自己」的現在進行式。後來我看到自己認知上的錯誤,調整僵化的想法,看到不一樣的自己,享受不一樣的生活。

這是一個哲學文青變大媽的故事,希望對妳能有點幫助。

Post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