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不太缺錢的上班族,在公司、人際、社交活動裡,總是喜歡買禮物送給別人。都是一些貼心的小東西不是什麼真的很貴重的,一開始大家收到的時候會覺得小驚訝!
「為什麼?」
「哦喔,好喔,謝謝。」
她想要交朋友,不知道怎麼開始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所以買一些小東西建立一些交流,但這對於交朋友的效果很有限,她仍然感到孤單,她甚至覺得為什麼有些人什麼都不用做,大家都自然會注意到她,但自己做了很多,好像也沒有被看見。那種既沒有跟別人不好,也沒有交惡,但就是不上不下的,讓她覺得心裡非常煩躁。
我問:妳都如何藉由這個小禮物跟他人產生互動呢?
她說:我會表現出「不太在乎」的樣子,因為其實突然送東西會讓別人有點尷尬,我自己也尷尬,所以幾乎都沒有什麼互動。就是送出去就對了。
我問:當妳的行動並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妳的感受如何?
她說:我覺得很沮喪,大家也不是不喜歡我,但是就是沒有特別喜歡我吧。這種不上不下的感覺,我是不是乾脆放棄好了,好像我永遠都只能這樣了。
其實她想要的不是很多朋友,而是「認同」。這是群體生活中很自然的需求,在一個團體中有存在感,發揮自己價值。在追求認同的過程中,積極的人會踏出第一步,不同特質的人會選擇不同的方式獲得認同。
送禮物大使、嘗試幫助他人、當個好好先生、成為開心果…。其實這些都是很積極的作為,有些人很做自己,活在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常常會看不起這樣的行為。但其實這樣積極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是開始的第一步,很多人在第一步之後放棄,或是第一步之後迷失,到最後都迷失在尋找認同的過程。
如何刷出存在感?
關鍵就是在這個積極嘗試的第一步之後,學習看到自己的反應、在乎、優勢及弱勢,簡單來說,就是徹底的了解自己。
- 焦點檢視
她開始了第一步卻被說閒話,她的反應是什麼?很生氣直接封閉自己?焦點太過關注「別人對自己的想法如何」、「自己是否有被別人看見」的人,很難跟別人建立深入的交流,在潛層交流中要建立真心的認同是很困難的。你的焦點如果一直在他人身上,想要滿足對方,壓抑、逃避自己真實的感受,那你的生活會漸漸失去中心。所以焦點可以回到自己身上,學習檢視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 看到自己的優缺點,解除對自己的偏見
其實她的優勢是她很細心,從來不都是買一樣的禮物送給一群人,而是會針對他人不一樣的需要,買一些貼心的小東西,或是分享自己喜歡的小物。而她的弱勢是,她缺乏亮點,總是可有可無的配角。有時候自己的優點很容易被忽略,但是缺點卻不知覺被放大。學習客觀的看待自己,讓那些內心的偏執狂,放下對自己的批判。
- 發揮獨特的那一面
後來她覺得自己不需要成為亮點,希望在朋友圈中能夠成為那個默默關注著對方需要的人。這樣一點一滴累積之後,沒有刻意的去成為「誰」,反而讓她更自在的發揮自己的特質,與他人的關係、連結也越來越緊密了。或許在一個陌生的團體中,她也很難一下子引起人家注意,但在老朋友圈中,開始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一個積極的行動,有時候不那麼成熟,也有點不自然、尷尬。但這只是第一步,千萬別又縮回自己的洞裡自我厭棄。開始第一步之後,就是理解自己的反應,找到思想的缺陷處,調整接下來的步伐,這些步伐並不是把自己帶入他人的眼光中,只是變成一個符合他人喜好的人,而是透過行動中不斷認識自己更多,看到自己的特質,然後好好的發揮自己。不用打燈自然就會閃閃發光了。這樣的存在感,並不是來自於他人關注的眼光,也不是關在自我感覺良好的小世界裡,而且經過焠煉的自我認識與實現。